发布日期:2025-10-10 阅读量:31
液氮杜瓦罐,作为储存和供应超低温液氮的关键设备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高真空绝层来大限度地减少热传递,从而维持液氮的低温液态。然而,在实际使用中,压力升高是一个常见且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。一旦罐内压力超过设计安全范围,不仅会影响正常供液,更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。那么,液氮杜瓦罐压力高时,具体会出现哪些现象呢?
1.
安全阀频繁起跳或持续排气
这是直接、明显的警示信号。为确保安全,杜瓦罐部都装有泄压安全阀。当罐内压力达到设定阈值时,安全阀会自动开启,发出“嘶嘶”或“噗嗤”的排气声,释放多余的气体以降低压力。如果您发现安全阀排气异常频繁,甚至持续排气不止,这就明确表明罐内压力已长期处于或超过临界状态。
2. 罐体结冰现象加剧,特别是颈管和部
部结冰: 杜瓦罐的“脖子”(颈管)是热量传入的主要路径。如果看到罐或颈管部位出现厚厚的结冰,意味着有大量外界热量侵入,导致液氮剧烈气化,压力骤增。这些水汽遇超低温颈管会迅速凝结成冰。
底部结冰: 如果罐体底部出现结冰,通常意味着更严重的问题——真空度丧失。杜瓦罐的夹层真空是其主要绝热屏障,一旦真空失效,外部热量会大面积侵入,导致罐体大量结冰和压力急剧、持续地上升。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。
3.
压力表指示异常
所有杜瓦罐都配备压力表,用于实时监测内胆压力。压力持续攀升并进入黄色(警示)或红色(危险)区域,是压力过高的直观数据体现。操作人员应养成定时查看压力表的习惯。
4.
蒸发损失率异常增大
液氮在静置状态下也会自然蒸发(日蒸发率),但这是一个相对缓慢和稳定的过程。如果您发现罐内液氮的消耗速度远超正常水平,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液位也下降得很快,这通常意味着绝热性能下降或热量侵入过多,导致蒸发量激增,直接后果就是压力升高。
5.
供液不稳定或管道“气堵”
当压力过高时,打开阀门排液,初期喷出的可能不是稳定的液氮,而是大量气态氮。这会严重影响下游设备(如高低温试验箱)的降温速率和稳定性。在极端情况下,甚至可能因气体过多而无法正常输送液氮,出现“气堵”现象。
了解现象后,我们必须追溯其根源,才能有效解决问题:
热量侵入过多:
绝热性能下降: 真空夹层的真空度降低是根本原因。真空阀损坏、罐体被磕碰导致微小泄漏,都会破坏真空绝热环境。
环境温度过高: 将杜瓦罐放置在热源附近或阳光直射下,会加剧热量传入。
罐体表面结污: 罐体表面积灰,灰尘具有保温作用,反而会使外部热量更易积蓄并传入内部。
增压阀误开启或故障:
杜瓦罐通常配有一个“经济阀”(自增压阀),其作用是在需要排液时,稍微引入一点气体增压以助流。如果此阀门未完全关闭或因故障一直处于开启状态,就会持续向罐内补充气体,导致压力不受控制地上升。
使用操作不当:
灌装液氮时速度过快: 温暖的输液管插入低温罐体,瞬间会产生大量气体。如果灌装速度过快,这些气体来不及排出,会导致压力瞬间飙升。
盖塞密封不严或丢失: 颈口的盖塞(塞子)是重要的密封和绝热部件。如果未盖严、密封圈老化或丢失,大量外界热空气会直接涌入,造成压力快速升高和液氮的极大浪费。
一旦发现压力过高,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:
紧急处置: 立即将杜瓦罐转移到空旷、通风良好的安全区域(避免在密闭空间内操作)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可以尝试缓慢打开排气阀,进行可控的泄压。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冻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接触低温金属部位。
根本解决: 检查并关闭增压阀。检查颈塞是否盖好。如果压力仍无法控制或怀疑真空失效,应立即停止使用,并联系专业供应商或厂家进行检修,切勿自行拆卸。
预防胜于治疗,日常应做到:
定期检查: 每日使用前查看压力表读数和罐体有无结冰异常。
规范操作: 灌装液氮时保持平稳慢速;确保增压阀和所有阀门在用完后处于关闭状态;务必盖紧颈塞。
正确存放: 将杜瓦罐放置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的场所,远离火源、热源和阳光直射。
专业维保: 按照制造商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,特别是对真空度的检测。
液氮杜瓦罐的压力升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警报。通过识别安全阀排气、罐体异常结冰、压力表读数飙升等现象,操作者可以迅速判断设备状态。理解其背后的原因,并采取正确的应对与预防措施,是确保实验室和生产安全、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以及节约宝贵液氮资源的关键。